第112章 骑兵

匈奴和东胡也算是大族,为了不丢排面,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两方来的人手都不少。

匈奴方使者、头人、侍卫,共计七十五人,东胡则有使者、头人、随从八十九人。

使者、头人以及少许亲卫入住馆驿,住对门。

其他部下则安置在馆驿周边,这种安排是为了拱火的同时控制好火势,动静不能搞太大。

按照典客的想法,双方至多就是互相恶心一下,不太可能出现皇帝所想的刺刀见红。

毕竟这是在别族的土地上,搞出事来了是不好解决的,负面影响也有很多,不利于接下来的谈判。

可是,典客没有预料到的是,双方当晚便什么都不顾的大打出手,仿佛双方的智者都死光了,没有一个人去深思一下后果与影响。

夜,两名匈奴人分别提来一壶热汤,给三位头人的浴桶添热水。

“你别说,这南人还真会享受,不像北边儿,哪儿有那么多柴火呀,我上次洗澡还是在秋天。”

草原上获取木柴困难,晒干后的马粪牛粪广泛用于燃烧,但味道难以形容。

“谁说不是呢,要是能抢一把这里就好了。”

“哈哈哈哈哈。”

“你别说,我路上看见的那个小娘是真漂亮,要是能虏回去就好了。”

添完热水后,两名随从便关门退下了,他们还需要给自己提一壶,这算是一点私心吧,头人爽了,自己也爽爽,泡个脚。

两人相视一笑,自在不言中。

风波平静的水面下,秦人的阴险之处开始显现,没有经历过多少阴暗斗争的胡人正在步入陷阱。

典客以双方有众多随从为由,撤走了馆驿的服侍人员,只是派人快速教了教他们怎么用各类器具,然后就把人撤了,只在馆驿外的小屋里驻扎了几名翻译人员。

因此,他们只能自己去烹饪、砍柴、烧水,危险之处在于,这个馆驿里堆放木头、放置食物的厨房只有一个,连炉灶都只有可怜的一个,完全不知道主人是怎么设计的,该死!

他们不可避免的开始频繁接触,风险在逐步加大,没用太久,就出现了摩擦。

当那两名匈奴部族的牧民前去给自己烧水时,路过了一个岔路口,转角一个不小心,差点撞到几名壮汉。

两人立刻打算躬身致歉,不是因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而是因为这几人穿着的服饰不是普通牧民,他们正是东胡部落主导谈判的头人。

但局势并没有向友爱的方向发展,一人的身子都弯下去了,却立刻打住,因为他看到这三人似乎不是匈奴部落的,那还道个屁的歉,这狗崽子指不定是哪次劫掠自己部族的仇人。

两人沉默着,侧身让开了道路。

东胡头人们则不太高兴,一人摸了摸胸前的水渍,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瞬间青筋暴露,抽出腰间的马鞭就打:“该死的马奴!”

“啪!”一鞭抽下去,皮开肉绽。

那人惨叫一声,另一人拔腿就跑,还大喊:“救命!!!”

这一叫,事态不可遏制的走向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