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听我说,我如果要砍一个人,就比如说在这里砍,我一定是跟他说我要到一个更远的地方,然后走到这里的时候突然下手!咔!”
一个有些瘦小的男人比划着,厚实的皮甲套在他身上,显得有些搞笑。
“对不对,要半路杀人嘛,怎么能等人家到了再做事呢?”男人十分认真的与众人讨论着。
他们在商量到底使用哪一个计划,院子里参与讨论的,主要有韩毅、被任命为屯长的壮汉韩肖,还有众多老家来的兄弟,比如在社会上闯荡了多年的17岁族弟韩孟然。
没有外人。
原本韩毅是倾向于埋伏,等鱼儿上钩后,调大队军士围杀,同时令人半路堵截他们,防止逃窜。
但现在,他感觉这个族弟说的有道理。
韩毅想了想后,发现了几个问题,于是他也做出了自己的回复:“你说的很有道理,咱们的计划要调整,但孟然你也有几个点比较欠考虑。”
“首先是主力离开之后,万一没有截住对方,做饵的兵丁怎么办,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你兄长我是县令,不是县尉。我不能只考虑军事胜利,还需要考虑后续的民心问题。”
“其次,就是万一县兵被击溃、俘虏之后,怎么保证他们不供出我们的计划?”
其实第二个点还是好解决的,但第一个点韩孟然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年轻人有些泄气,他道:“不好意思大兄,是我欠考虑了。”
“不不不,你的话很有启发,我们可以改一改思路,不用半道劫杀,等他们出寨子不远,我们就先手攻下山寨,随后放火烧寨,衔尾追击,其众必溃!”
韩毅接着道:“本官就不信了,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还有心情去找商队麻烦。”
“可那样一来,恐怕难竞全功啊。”韩肖道。
“确实,不过,只需要提前将人撒出去,布下罗网,守住要道,总是能将鱼打个七七八八的。”
“对了,给城外的各位豪绅通知一声,他们要一同参与痛打落水狗的行动。”
定好作战思维之后,县衙众多人手便行动起来。
四月中旬,阳光明媚,太阳照常升起。
两支商队出城,一支向北、一支向南,每部都有近二十人。
“怎么办大兄,城边守着的兄弟看了,商队护卫多起来了。”守在县城边儿的贼寇回来报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