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蒙古使臣还是很好辨认的,康熙似乎是为了表示对蒙古的礼遇。
他们甚至都没有换上大清常见的朝服,而依旧是穿着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
那些蒙古使臣一个个看起来也比其他的臣子更英武些,一看就是非常能打的那种。
白渺的目光并不隐晦,那些个被他看着的蒙古使臣则是一个个整了整衣衫。
试图在这个神女面前留下自己最好的一面。
这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了,有康熙打头又有这么多臣子向他们表露对神女的崇敬。
白渺甚至不需要做什么这些蒙古人的信仰就来得极其容易。
“自然是捐钱者皆要入碑,便是一两银子天道也是看着的。”
听到这话,那些因为家中实在贫瘠,只捐了十几两甚至几两银子的汉臣心中大喜。
只觉得神女不愧是神女,就是和那些凡人不一样。
就是康熙都是对那些捐钱比较多的臣子喜笑颜开,只有神女才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那些捐钱少的欣喜若狂,那些捐钱多的却也没有因此而产生不满。
所有人都可上榜那也有个先后顺序,说不定他们捐的多神女的那一念就更为强大些,等他们死后能够得到的帮助就更多呢。
只有那些刚入京的蒙古臣子低垂着头,震惊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们本是想问明那个界限,现在抓紧为这个神女建庙花钱。
结果神女却说哪怕只捐一个铜板也要入碑,这就是把他们这些后来人都架起来了。
他们如果是捐的太少了那就是对神女不敬,可如果是一次性拿出来太多又是得罪了朝堂上大半的臣子。
那些蒙古臣子一个个心中焦虑万分,康熙自然也能明白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看着那些人为了神女抓耳挠腮的样子,康熙非但不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反而是站在一旁颇有一种兴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