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红薯成熟时

打头阵的李老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可此刻精神矍铄,

只见他双手稳稳握住锄头,高高扬起,精准落下,锄头入土的瞬间,泥土松散开来,藏在地下的红薯似乎迫不及待地要探出头来。

旁边的婶子们,围在刚刨开的土堆边,眼疾手快地蹲下身子,纤细却有力的手指在土里扒拉着,

将一个个或大或小、外皮带着新鲜泥土的红薯轻轻拾起,放进身后的竹篮。

不远处,几个半大孩子嬉笑打闹着,偶尔也有模有样地拿起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在边上挖,挖到一个小小的红薯便欢呼雀跃,引得众人阵阵笑声。

随着日头渐高,田间愈发热闹,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竹篮渐渐装满,

而那片红薯地,也在村民们齐心协力的劳作下,翻出了一垄又一垄丰硕的 “宝藏”,

仿佛是大地对这些勤劳之人慷慨的馈赠,承载着全村人熬过寒冬、迎接来年的希望。

红薯收了上来,李老头带人兴致勃勃的找来杆秤,一篮一篮的开始称了起来。

有识字的年轻人在旁边记账。

又是漫长的半天时间过去后,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芒,映照得四周一片明亮。

李老头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整个人看上去容光焕发、红光满面。

他一路小跑着来到了王无痕的面前,

还未站定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掌门大人,大喜!经过我们精心种植和悉心照料,这红薯的亩产量竟然高达 120 石之多!

此等高产堪称人间奇迹啊!这不仅是咱们门派的大喜事,更是全人类的福祉呐!”

说罢,李老头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的光芒。

旁边的宋缺和宋玉致小瞳同样是笑容满面。

有这红薯,蜀山派必能收获世界民心,治理大隋也就更容易了。

宋缺知道王无痕一直操心的是治理,而非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