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阁议

“乾庵公,来的挺早。”

大明皇城门前,江治下轿就看见早到一步抵达的礼部尚书马自强,当即马上拱手问好道。

“舜卿,你也到了,我也是刚下轿。”

马自强笑着回礼,嘴上谦逊道。

最近,朝中一些官员已经商量着补阁臣的事儿,其中支持最多的就是他马自强。

这次“夺情”事件中,马自强坚持礼法,得到了诸多朝臣的信服,之后也曾多次前往张居正府上请求他出面为吴中行、邹元标等人求情。

可以说,这次“夺情”事件,张居正彻底失去了“民心”。

而魏广德只知道“避嫌”,一味回避守制之事,反倒让一些官员看轻,都认为他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所以,应该说这次事件,马自强是最受益的人之一。

之所以说只是之一,那就是那几个官场倒霉蛋了,虽然他们是去了官身或者是被发配到了边远之地,但是名声却是也打起来了。

是的,大明的廷杖就是有这么奇葩。

朱元璋定下来的廷杖,本意是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官员,但谁能想到发展到现在,廷杖反而成了说为敢言敢谏者的标志。

也难怪终明一朝,许多低品级官员都以挨廷杖为荣,借此刷名声。

仕途没法可走,可不就只能拐着弯变着法刷刷声望了。

“乾庵公,可知此次内阁这么着急召我们来,是为了何事?”

江治走在马自强身边,表现出对他的恭敬,然后小声问道。

马自强吃惊的看了眼江治,惊讶问道:“舜卿难道也不知道?”

“我怎么会知道?”

江治被问的一愣,旋即反应过来,此次召见的条子是魏广德所写,以他们的关系,怕是被其他人误以为他们都知道吧。

“之前善贷没和你们说起过?”

说实话,马自强有些不信,但看江治的反应,貌似是真不知道。

高官们演戏,其实大多就是嘴上说说,你要说他们有多好的演技,那也不见得。

只不过,大家都不会互相拆台而已。

总之就是你说什么,大家就“信”什么。

说不定下次,演戏的就变成自己了。

所以,马自强很相信自己的眼睛,知道江治看样子真不知道。

“走吧,进去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

于是,马自强小声笑道。

“乾庵公请。”

刚才说话,两人都停下脚步,现在江治就礼貌的谦让一声。

“一起。”

马自强也不托大,而是抬手也做出“请”的动作,嘴上说道。

大明皇城,文渊阁正堂此时大门打开,魏广德和张四维坐在里面。

只不过和上次不同,魏广德直接坐在左边,而张四维坐在右边。

之所以如此,还是宫里昨日有旨意,魏广德暂摄首辅之权一个月,等张居正守制办差才终止。

虽然没有张四维的事儿,但顺位他也可以做到次辅位置上。

此时,下面坐着户部侍郎李幼滋,他提早来,就是把做好的一个账册交到魏广德手里。

之前收到张居正的条子,让他全力配合,虽不知道此举有什么目的,但是李幼滋正处于关键时期,自然对张居正的命令是言听计从,全部接受。

按照魏广德条子上的要求,清点了丝绸等高价值物品,至于低价的物品,还是算了,真没必要盘点出来。

其实就算如此,也只是一份很简略的物资清单。

不过,上面的东西,李幼滋都让人在写上去的时候打了折扣,他也担心万一地方府库上物资有问题,拿不出来可就麻烦了。

有了缓冲,至少就好解决许多。

只能说,大明地方上的问题,朝廷其实多多少少都知道,只是平时没人管。

“才折银一百多万两,少了点。”

魏广德看完清单,只是淡淡说了句,随后就把清单递给了张四维。

这次下西洋有些仓促,魏广德回来后写完条子,就把张四维交到值房和他商议了一番。

可以说,此时除了宫里和张居正,也就是他和张四维才知道今日商议的事务到底是什么事儿。

张四维很快看完清单,他就是商贾出身,对此自然轻车熟路。

“是少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