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正使殷正茂

魏广德淡淡开口说道。

“这些日子,没什么大事发生吧。”

其实这段时间里,哪有什么大事儿。

就算真有,他张居正还会不知道。

不过,魏广德还是把他正在安排户部和兵部做的,派水师下西洋的事儿说了出来,邀请西洋诸国国主参加大明皇帝大婚仪式。

张居正闻言不断点头,等魏广德说完就笑道:‘这是扬国威于海外的大好事儿,善贷此法甚妙,也解决了陛下大婚年龄不足的难题。’

张四维在一边也跟着赞同道:“是啊,初听闻时也觉得此法甚好。”

“还有一事儿,借这个机会也说说。

之前我已经让工部安排,江南几个船厂大造南海水师的双层炮船,除一部分交付南海水师外,其余交付给登莱水师。

我有意将其从山东都司划出来,以其部为骨干组建东海水师,辖地还是蓬莱水营,负责长江口以北南直隶到山东、辽东一带海域,兵部直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广德顺势就把升级登莱水师的事儿说了出来,看看张居正和张四维的态度。

张居正没有表态,张四维先开口道:“北方遭遇倭患轻,沿海府县怕不愿意花钱造船吧。

若全部由朝廷承担,负担是否太过沉重。”

南海水师不缺银子,那是因为有两广和福建、浙江这些大省的剿倭银子在支撑,朝廷负担较轻。

可若是把登莱水师升级,南直隶和山东、辽东怕是未必愿意负担这笔银子。

魏广德闻言只是摇头,轻声说道:“此事不易耽搁,两年后南洋、西洋诸国国主、使团到来,若只看到我大明仅有南海水师一支船队,他们如何看待我大明?”

魏广德只是轻飘飘说了句话,就让张居正、张四维陷入沉思。

事关国家面子,当然不是小事儿。

就算承担不起,也得等皇帝大婚之后,不再大造就是了。

但这个时候,正是挣面子的时期,可不能拖后腿。

于是,张居正很快就表态支持此事,张四维那里自然也不会再持之前的态度,也是点头认可。

“既然如此、福建清丈之事就要加快进度,尽快为朝廷把该收的赋税都收上来,浙江、江西、湖广等地也要早做准备。

福建一旦完成,总结成效尽快推开。

做这些事儿,需要朝廷有充足的银子供应。

一旦银子供应不上,事儿办成半吊子,丢脸的还是朝廷。”

张居正开口说道。

魏广德借机会把兵部的事儿拿出来说了,张居正也顺势把福建清丈一事拿出来。

对此,魏广德自然是满嘴答应。

“让福建尽快开始吧,左右不过一省,到底行不行,一试便知。

若真好,全国推开我也不反对。”

其实这些话不过是老生常谈,毫无营养。

就在三人说完话,魏广德就准备告辞离开的时候,外面有人报来,说户部新任尚书张学颜张大人的车驾已经入城。

“他终于是到了。”

张居正开口说道。

这次“夺情”事件,张学颜一直都没有奏疏上来的,但张居正似乎对他还是很放心。

毕竟,都不要脸到可以肆意栽赃的程度,张学颜在文官和士林中的声望尽毁,想来要没办法回头,只能抱着他张居正的大腿一条道走到黑。

“奏疏递上来了吗?”

张居正开口问道。

“已经送到通政使司,他现在先回府里休息了。”

那书吏答道。

“一旦送进来,还是尽快票拟送入宫里。

现在户部的差事儿不轻,还得他担起了。”

张居正看看魏广德,就说道。

谁做户部尚书,对于魏广德来说都无所谓。

朝廷阁议已经确定的事儿,不管张学颜什么态度,都得按照内阁的条子,尽快把货物运到浙江去准备装船出海。

这点,无可改变。

“对了,听说兵部上奏,打算调四川巡抚回京担任兵部侍郎?”

张居正在即将散会的时候,忽然问道。

“子理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执掌兵事之人,曾省吾在四川做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