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不敢对肖喜凤下死手!”
李响看着精神恍惚的我,用力摇了摇我的肩膀,帮助我恢复清醒。
当局者迷。
响哥看得清。
“只是,我就什么都不做,在这干等吗?”
李响推着我回到沙发坐下,给我讲了个故事。
“之前,有个首长,来视察我们队伍。
有幸听他给我们做过报告。
这首长年轻时,参加过一次针对越国的行动。
一个雨天,首长受命,带着12人小队,前往一个村庄执行任务。
半路上,遇上了泥石流,三个手下牺牲。
再往前走,又被敌方侦察兵发现了踪迹,后被三倍于自己的敌人,围困在了一座小山之上。
当时战友们身上所携带的弹药,只能支撑一场小规模战斗。
敌方三次冲锋后,小队就几乎打光了子弹。
假如再来一次冲锋,可能就得全军覆没了。
当时大家都很害怕。
副班长找到那个首长,问该怎么办?
当时的情景可比现在要凶险的多。
那么多人命,可能瞬间就被敌人干掉。
泥石流还冲走了我们的通讯设备,这一个小队,成了孤军。
真正的弹尽粮绝,生死一线。
那首长却说,当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时候,就不去处理。
这种不处理,不是说,不去作为。
而是以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去作为。
爱咋咋地吧。
敌人要是冲上来,那就打,打光了子弹,那就上刺刀。
敌人没冲上来,咱们该睡睡,该咋滴咋滴,别慌,一慌反而容易出错。
结果,山下的敌人先扛不住了。
前面三次冲锋,敌人也吃了苦头。
因为他们从山下往山上冲,处于地形劣势。
而且山上的小队是孤军,特别敢拼,让敌人觉得,我们不可能投降。
这么一搞,敌人就以为,我们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所以才不肯降。
于是,敌人内部出现了分歧,有主张再攻的,有主张赶紧撤的。
小队派出去的侦查员发现这个情况后,首长马上下令,派出三人精锐小队,摸到敌人的临时指挥所。
三颗手雷炸死了对方的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