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他却未曾在任何人面前提过一句,默默隐去了自己的功劳。”

李县令也不甘示弱,连忙接过话茬:

“是啊,还有那救济灾民之事。

灾情突发,百姓流离失所,高大人不仅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俸禄,还亲自冒着风雨,奔赴灾区。

他穿梭在泥泞之中,一家家走访,一户户安抚,给受灾百姓送去温暖与希望。

如此大善之举,他却只字不提,若不是百姓传颂,我们都不知晓高大人背后付出了这么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夸赞声此起彼伏。

这时,张县令站起身,身姿笔挺,恭敬地向高耀行了一礼,言辞恳切:

“高大人,下官曾有幸目睹大人深夜仍在书房研读治理之道。

那夜,月色如水,下官因急事拜访,却见大人书房灯火通明。

推开门,只见大人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书卷之中,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这般勤勉敬业,实乃我等楷模,激励着我等时刻不敢懈怠。”

高耀听着众人的夸赞,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微微欠身,客气地回应道:

“诸位谬赞了,为官者本就应心怀百姓,此皆分内之事。我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实在当不起如此盛赞。”

然而,众人哪肯罢休。

赵县令急忙站起来,满脸诚恳:

“高大人品德高尚,如那巍峨高山,让人敬仰,难以企及。

上次我县受灾,物资短缺,百姓饥寒交迫。

高大人得知后,暗中调配大量物资相助,解了我县的燃眉之急。

还特意叮嘱我,不许透露半分,生怕被人知晓。

此等高风亮节,实乃下官楷模,让我深感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