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出数量增加,固定乐团也越来越多了。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即便乐团里都是一流的演奏者,也不免因为人数众多而产生分歧,甚至很多乐手会想着怎样凸显自我。
这时候,乐团就需要一个协同统筹的人,来保障最终的演出效果。
指挥这一职业也就应运而生。
发展到今天,如今指挥已是一个系统职业,在国外不同级别的指挥之间有着严格的分工及职称,在国内分工相对不如国外那般严谨,但通常每个大团也只能有一个首席指挥,也叫音乐总监。
首席指挥,就是如今乐团当之无愧的老大。
首席指挥之下,还有驻团指挥,助理指挥,视团情况,有时一人肩负多职。
但是无论有多少指挥,首席指挥之下,乐团首席,也就是第一小提,依然还是乐团里的隐藏boss,手握大权。
在相当一部分乐团里,第一小提的地位绝不比首席任指挥以外的其他指挥低。
甚至说第一小提和驻团指挥可以达到平起平坐。
如今的乐团生存指南之一,一不得罪首席指挥,二得不得罪乐团经理,三就是不要得罪第一小提。
尤其是首席指挥一手带出来的第一小提。
林清风是方永波在西交时代的部下了,方永波欣赏林清风在音乐上的才华,林清风敬佩方永波严谨的音乐态度。
两个同在异乡打拼的蓉城人,当年一见如故。
但那会儿方永波只是个驻团指挥,并没有如今在蓉爱的地位,话语权不够,林清风也只能坐在普通的乐手群里。
后来方永波受邀上任深交,方永波问林清风要不要走,林清风二话没说。
来到深交,在方永波的权力运作下,林清风坐到了第二首席,林清风也没有让方永波失望,顶着各界压力,用半年的时间便坐稳了第二首席的位置。
小主,
终于在国内混乱的交响乐市场杀出一条血路,方永波带着深交完成了一部国内首演,让圈内所有人都不敢再小瞧这名从没有在燕京海市混过的蓉城指挥。
凭借着多年的作品积累和狠辣的治团手段,方永波厚积薄发,首演过后一跃成为国内一线指挥。
收到了多方投来的橄榄枝。
在方永波收到家乡邀请之前,便已经收到了另一份来自燕京的邀请。
二者其实没有任何可比性,对于正值壮年的方永波,无疑还不是考虑做老大还是做老二老三的时候。
去燕京就像是一次入伙仪式,从前没有机会,现在机会就摆在它面前,如果加入,从此之后他便有了靠山,有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但是方永波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家。
方永波的举动在当时震惊了圈内一众,没有人会拒绝,也没有人会想到方永波会拒绝。
两个团简直是天上地下,当时的蓉爱连国内二线团都勉勉强强够不到。
有人说方永波可惜了,明明有更好的机会。
也有人说方永波目光短浅,回蓉城就是为了当老大。
方永波要是在乎别人怎么说,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但是他接受家乡任命有一个条件,不是薪资的条件,也不是待遇的条件,他只要一个条件,带一个首席任命。
也就是说我来可以,但是你们必须再邀请一个首席,这个首席名额我说了算。
上面的人说这个好商量,可这不是方永波要的答案。
方永波知道当时蓉爱已经烂到了根子里,一个乐团里,各方势力暗中较劲,光驻团指挥就多达三个。
所以他必须在上任之前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信号,他这次回来是来办事的,也不打算再走了。
最终经过研究讨论,顾及当时的复杂局面,上面的人还是没有一口答应方永波要替换首席的要求,只说方永波带来的乐手,薪酬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并且答应方永波全力整改乐团。
面对这种暧昧态度,方永波也就清楚怎么回事了,并没有再说什么,次月带着林清风回到了蓉城。
签下了为期七年的艺术总监合同。
单从年份上来讲,这份合约就带着十足的诚意了。
方永波做事不喜拖拉,既然你们碍于各种原因动不了手,那我来就好了。
正迎新蓉城音乐厅竣工验收,在方永波的大力挥刀阔斧的改革下,蓉城爱乐进行了一系列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改革,并在改革中完成了独立建制和团厅合一,建立了乐季制度和乐手考核新规,架空了原来各部的势力。
方永波在两年之内,给蓉城带来了一支全新的队伍,跻身国内二线豪强的新队伍。
顺理成章地,林清风也就毫无争议地走到了首席的位置。
然而无论是当年的新人,还是现在的一些老人,敬畏林清风的原因不是因为方永波是其靠山,而是林清风的出众能力。
改制初期,蓉爱除了方永波之外,再没有任何一个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