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篇外:】自我实现的预言

改命记实录 道之光 1435 字 4天前

而交换的本质是,互通有无。

在第460章讲过,隋巧花给我们送零食等各种谢礼,让我倍感压力的事情。

虽然隋巧花的行为让我们知道她是一个很感恩的人,但是如果送礼送到让对方感觉到了压力,那这个礼送的是不合适的。

【交换的本质,是互通有无。】

你拿你有(但别人没有)的去换别人有(你没有)的,这才是有意义的交换。

隋巧花一年的薪水还没有我一个月高,她要拿钱给我买礼物,那种压力你们能理解吗?

她想表达心意我可以接受,但她选择的方式真的是亚历山大。

我宁可她有空时来帮我家擦擦玻璃表达感谢,我也不希望收到她用钱买的礼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需求。

用自己的特长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才是交换的意义。

比方说大家给我打赏礼物。

如果你有收获想表达感谢又有经济能力,那么你的礼物我收的会很开心。大家的认可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里面讲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如果你自己还负着债呢,你非要花钱给我发礼物,那这个礼物就太沉重了。

表达感谢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非要用钱。

点点免费的用爱发电,或者在书荒广场推推书,或者在评论区公开留言互动,都是很好的表达方式啊。

能量是相互的。

你舒服,对方才会舒服。

让彼此都舒服的选择,才是可持续性的。

所以,“我穷=我没有价值=我不能付出”,这个观点不成立。

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必妄自菲薄自己没有价值。

退一万步讲,就算你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优势,你会的,你的贵人全都会,那还有【时间成本】的差别呢。

贵人忙的时候,你可不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分担呢?

不能付出,不是因为穷,也不是因为自己没有价值,而是因为没有那个意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位友友说,一个圈子有一个圈的氛围,何必硬挤不属于自己的圈子?

这话说的……

如果种粮食的人和缝衣服的人都不去挤对方的圈子,会怎样?

要不要挤进去,关键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挤进去是想占人家的便宜,那确实不能硬挤,这会让彼此都不舒服。

但如果挤进去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呢?

要想破圈,必须要向上社交。

我说的这个向上社交,不是热脸去贴冷屁股,而是互通有无,合理的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