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王师

董仲舒为帝师,一心求死,没有选择活着帮助陛下。

是对这个世道绝望了吗?

当然不是,不,或许曾经是。

东方朔忽然想明白了,董仲舒为何走得如此洒脱,

他看向眼前的青年。

命运的钟声在东方朔脑中轰鸣,每一寸波纹回荡在灵魂的每一处角落,

刘据没有察觉到东方朔的异样,提到先生,他也有些失神,

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句话就像预言,将历史引到必经之处,董仲舒并非没有抗争。可惜......纵使他天纵英才又如何?阻挡不了历史大势,他能做的只是稍加延缓。

汉代土地兼并根源于私有制的合法,再加上种种原因,中下级士大夫在家乡都有着地方势力,他们不同于京中大官,可聚集在一起的力量,要远远比世家大族还要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仲舒开出的药方是,用集权来压制私有。

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以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对抗兼并。

延缓,却不能阻止。

“昔者天下为公,推井田。秦时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天下为私。

势之所趋。”

刘据开口道。

石健点头应道,“然也。”

单纯的公田是行不通的,单纯的私田也不行,

势之趋。

大势不被任何人左右,但可以被引导,如果说刘据此前的敌人是有形、具体的某个人,而接下来要做的事,则是要对抗势。

东方朔直言道:“微臣尚不解陛下之意,恐难尽陛下之意。”

他们还没搞懂陛下是怎么想的呢!

本来是要询问他俩,又变成了询问刘据,刘据点头,他确实要说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这样自己身边人才能把力量集中在一起往前冲,

刘据意图将天下土地收为公有,单纯这么做,是开历史倒车,刘据稍加改动了一翻...

“自耕农有其田,土地是他们的吗?”

东方朔点头,“自然是。”

“好,那自耕农迫于生计,不堪赋税,将土地卖出去,沦为豪强佃农,那土地还是他们的吗?”

东方朔微微皱眉:“自然不是。”

刘据笑笑:“无论是与不是,他们仍在土地上耕种,对吗?”

东方朔沉默,眼中闪出思索。

“陛下,”石健会意,“您是说,地之有和地之用?”

刘据点头。

石健和东方朔对视一眼,两位大儒均是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撼,他们稍解其意了!

地之有,

是拥有土地的人。

地之用,

是使用土地的人。

刘据在心中暗道,

所有权和使用权,我把土地拆成两种权力,

春秋时期,周天子仍为天下共主,各诸侯国下的土地,是诸侯使用,并非是诸侯所有,按道理说,他们是借用周王室赏赐的土地,周王室还有收回土地的权力,只不过很少去使用,

如此很难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土地公有还是土地私有,只能说在往私有的方向去,因为地方上用着用着就把土地占有了,

商鞅变法后,土地彻底走向私有,因此大秦人战斗积极性才那么高,军爵制下赏赐的土地是赏赐土地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

东方朔愣住,按照陛下所想,

全天下的土地都收回陛下手中,陛下是地之有,

然后再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农民是地之用,

似乎没什么变化,但又似乎不太一样了。

东方朔深吸口气:“若此法能成,陛下功垂万古...豪宗大族吞并土地,为金钱多买,名正言顺,故朝廷难以处置,陛下要是能重新收归国有,将攻守之势逆也!”

说着,东方朔放置在膝上的双手忍不住抓紧衣服,如此才能稍微缓解激动之情,

难以抑制土地兼并,是因为豪族兼并土地,是合法合规的,

农民不想承担土地责任,就把土地卖给豪族了,豪族再聘用农民,农民也如愿了,豪族也如愿了,两厢情愿的事,你皇帝不高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