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和如今这些学宫学子一样,可以直接去科学院和研究员们一起干一些事。
而科学院的进度也很喜人。
火绳枪再一次升级,虽然还是属于火绳枪的范围,但制作方式、稳定率、枪管质量等等各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
加上科学院新开了一个膨胀子弹的项目,让李缘觉得未来可期。
因为再往下发展下去,膛线和燧发枪就不远了。
各郡的道路水泥化工程也在稳步推进,除了黔中郡、巴郡、蜀郡之外,其他各郡都有一条已成型、或只要时间足够就能成型的水泥化主干道能直通咸阳。
而对此,嬴政表示还算满意。
剩下那三个郡的难度……实在有点大。
所有工厂也都在加班加点,哪怕是民间商行开设的,也因为西域之路的开通和六国市场的下沉,给他们带来了足够的利润。
第一批去西域的商队已经快要回来了,据提前回来报信的人说,获利很是可观。
蜀郡那边的野战军第一个师已经开始往西南夷推进,经历了半年训练的秦军将士,虽然还是在大自然那吃够了苦头,但也在意料之中。
战法不断地改进,武器反馈不断地送往科学院,其他的部队也在研究着情报做准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秦国这几个月欣欣向荣的同时。
嬴政和李斯就发愁了……
工厂能开工,秦国基建工程能快速进展,靠的是什么?
足够强大的官府体系和充足的人力资源。
前者,在六国补充进来的大量人才的支撑下还算平稳,哪怕每个月都有数十官吏和商人因犯法被抄家,可随着一批又一批通过考验的基层官吏和文人们补充进来,秦国朝廷倒也还能撑住。
可后者,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快到耕种时节了,人们大多都离开工厂去准备农事了。
哪怕是道路基建工程,许多人也宁愿拿着工钱回家,反正路又不是不能走,以前这么多年不是也这么走过来的?
这也是正常情况——饭都吃不饱,哪来时间给你搞工业化?
以道路水泥化为例,能在几个月内修出那么多条通往咸阳的水泥化道路,这是建立在原本就有直通各郡的主干道只要用水泥铺就行、秦人极强的服从性和高效的工程质量做保证、官府的统一规划等等前提下。
能到这个程度,所有人都知道已经够好了。
真要把全国所有道路都水泥化,秦人再强大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做到。
既然如此,我们还在这干什么?
就为了那点工钱难不成连地都不种了?
于是在这个四月,秦国之前延续了大半年的热火朝天的景象,在短时间内陷入沉寂。
除了少部分决定成为专职工人的秦人、被抓来或者招来的匈奴人之外,秦国许多工厂、矿场里几乎都只剩下了管理人员。
对此,嬴政很是无奈。
“缺人?你问我?”
李缘穿着一身白衣站在大殿前,微风吹来让他真显得有些仙人意味——既然民间都说他是仙人,他也就让绣娘们做了许多符合人们心目中仙人气质的衣服,还拿到国师府的商行中卖了一些。
只是很可惜,他站着不动还好,一动或者一说话就暴露了,他真没仙人气质。
“政哥,这个问题不是我能解决的,也不是你短时间能解决的。”
“人们对农作物需要时间和信心,对社会发展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需要时间和信心,一蹴而就?不可能的。”
“生活变好的前提,是先吃饱饭。”
满打满算,李缘才来了大秦一年多一个月。
能把秦国带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是秦国朝廷强大、秦人纪律性高、加上秦国还没有统一全国地域不广的共同作用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有一个会全力支持他的秦王。
这能让秦国集结起最大的力量去办事,而不用担心有什么因素掣肘他。
若是放到其他那些大一统王朝,除非是明太祖、明成祖时期,否则其他朝代和君王哪怕全力支持他怕是都无法在这个时间内做到这个地步。
看着嬴政眼底淡淡的黑眼圈,李缘拿出了一瓶咖啡。
“干什么?”嬴政问道。
“提神。”
“寡人不累。”
“你都有黑眼圈了!”李缘白了他一眼:“昨晚一夜没睡吧?在想着怎么能让工厂不停工?”
嬴政没回。
他为此事可不是昨夜一晚没睡,他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了。
当看到一座石山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被人们变成铺在路上的石子、当看到咸阳周围那几条一望无际的水泥路、当看到工厂日夜不停让无数矿产变成成品进入人们的生活……一幕幕场景,曾一度让嬴政以为这就是大秦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