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四海学子聚学府

还有身怀绝技的江湖游侠廖化,武艺高强,忠肝义胆,却不通文墨。

他在考核中虽然学识不足,但诸葛志却看到了他身上的忠义和勇气,决定破格录取。

诸葛志合上名册,长舒一口气,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性格迥然,却都有着同样的梦想——为兴复汉室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相信,在兴汉学府的培养下,这些学子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夜深人静,诸葛志挑灯夜读,仔细翻阅着每一位学生的考卷和资料。

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嘴角微扬,时而陷入沉思。

窗外,寒风呼啸,树影婆娑,更显屋内一片宁静。

诸葛志的目光落在一个名叫蒋琬的学子资料上,轻轻念道:“蒋琬,字公琰,零陵人……” 他拿起朱笔,在蒋琬的名字旁画了一个圈。

诸葛志将录取的学子名单再次细细浏览,三百二十七人,每一个人都如同璞玉,等待雕琢。

他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识,更注重观察他们的特长和兴趣。

姜维的策论见解独到,逻辑清晰,可见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思辨能力;杨仪的兵法推演精妙,奇谋迭出,虽略显锋芒毕露,却也展现出其过人的军事天赋;费诗的治国方略务实,深谙民情,其稳重的性格更适合处理政务;而廖化虽不识字,但其忠义无双,武艺超群,假以时日,定是一员猛将。

诸葛志将名单按不同的类别进行初步的划分,文治、武将、后勤、甚至奇淫巧技,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他深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价值。

他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仔细地挑选着合适的材料,准备打造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夜已深,学府内依旧灯火通明。

诸葛志伏案工作,桌案上堆满了书籍和文卷,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他时而拿起毛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时而闭目沉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房间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几声虫鸣。

诸葛志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股清凉的夜风迎面吹来,夹杂着远处传来的阵阵蝉鸣。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浩瀚无垠。

诸葛志深吸一口气,感到一阵神清气爽。

“三百二十七人……”诸葛志低声自语道,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兴复汉室,就在你们身上了。”

他回到桌案前,拿起一张空白的纸,开始书写分班计划。

他笔走龙蛇,思如泉涌,一个个班级在他的笔下逐渐成形。

“文韬班,武略班,经世班……”诸葛志一边写,一边喃喃自语。

突然,他停下了笔,目光落在“奇才班”三个字上,陷入了沉思。

“先生,”廖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您要的笔墨纸砚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