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佑危站在队伍中,耐心等待着,他知道这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是每一个考生必须经历的考验。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谢佑危入场。他顺利通过搜身检查,踏入了贡院。
贡院内一片肃穆,高高的围墙将这里与外界隔绝,仿佛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考生们按照号舍的编号,找到自己的位置。谢佑危运气好,他的号舍在第二排,他走进号舍,放下考篮,开始打量四周。
号舍狭小而简陋,仅能容身,但谢佑危明白,这就是他接下来三天的“战场”。
随着考官一声令下,考试正式开始。谢佑危坐在号舍中,铺开宣纸,拿起毛笔,心中默默祈祷自己能够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四书文题目是《大学》中的一段经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谢佑危凝神静气,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研读《大学》时的心得体会,他提笔写道:“大学之道,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笔锋流转间,他将自己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融入文字,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五言八韵诗题目是“春日登高望远”,要求考生以五言八韵的形式,描绘春日登高时的所见所感。
谢佑危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他与白夜宴一起春日登高的画面:青山绿水间,繁花似锦,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他提笔写道:“春山青霭里,登高望眼开。繁花迎客笑,翠鸟隔林来……”诗句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策问:题目涉及当朝的时政问题,要求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谢佑危看到题目后,心中微微一震。他知道,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考察,更是对自己治国理政理念的考验。他沉思片刻,提笔写道:“臣闻治国之道,在于民安国泰……”他从民生、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对北州实施新政后的改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
他笔锋流畅,洋洋洒洒地书写着自己的见解。一旁的监考官走过,瞥见他的作答,不禁暗自点头。随着时间推移不少考生面露难色,而谢佑危却始终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