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赵信然头疼

还有人说,他们大房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全部都是借了三房的运势,大房不但不知感恩,听了一个臭道士胡扯,就要跟三房断亲。

大房心这么狠毒,活该沾不上三房的光。

还有人说,三房不给大房借运,大房这就要倒霉了,断亲才多久,三房就一飞冲天,大房却只有倒霉事。

现在村里的风评已经将他们这一房踩到了泥里,这一切都是元盛导致的。

如果元盛没有这么优秀,他们的风评何至于如此差?

元弘毅透过窗户,盯着元盛,有时候他真是想不通,元盛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元弘毅深深吸了一口气,拿起手上的策论题集,认真看了起来。

这次乡试,他一定要比元盛强!他大房的荣耀全部在他身上!

崔时年也听说元盛要参加明年的乡试,这让他十分震惊。

元盛,他凭什么?

一个发了些小财的泥腿子,除了科举这几本书,没有阅读过什么圣人书籍的穷酸小子,他凭什么参加明年的乡试?

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以为乡试很简单?

乡试要考策论,经义题的难度也已经上升到另一个层次。

比如,考官会把四书五经里完整的句子截头去尾,将没有关联的句子凑在一起,把本来不应该连在一起的题目连起来。

这种“截搭题”,种类分为长搭、短搭、有情搭、无情搭、隔章搭。

如果对四书五经没有吃透,题目都看不懂,更不要说做题了。

元盛未免太高看自己,太小其他学子了。

如果不是因为乡试有难度,许多优秀学子又何至于,在院试之后沉淀几年才去参加乡试。

崔时年从未把元盛当成对手,他的对手是范志远,范志远已经连续两次月考,压他一头。

崔时年收回思绪,开始认真读书。

马明博,王宜春,赵信然见爱徒回归,开始抓紧给元盛开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