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严格审查,绝不让任何一个有罪之人逃脱,也不会冤枉无辜!”
朱标见朱元璋演完,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再次叩首。
“儿臣谢父皇仁慈,如此处置,必能让朝堂上下知晓律法威严,又能彰显父皇宽宏大量,实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行礼,齐声道,“陛下圣明!”
待朝会结束,大臣们陆续散去。
李奥、朱元璋、朱标、刘伯温、宋濂一同前往东宫。
李善长出了大殿,望着朱元璋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朱元璋对那些官员处罚时,那决绝的神情和狠厉的言辞,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令他不寒而栗。
他不敢再多停留片刻,急步匆匆出宫,一路上神色匆匆。
回到府上,径直走向书房, “砰” 地一声关上了门,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
书房内,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李善长那满是焦虑的面容。
他在书桌前重重地坐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与不安。
随后,他铺开宣纸,颤抖着缓缓提起毛笔,稍作思索,便开始奋笔疾书,一封写给胡惟庸的密信在笔下逐渐成型。
“惟庸贤侄如晤:今日朝堂之上,陛下谈及空印案,言辞狠厉,对涉案官员的惩处之意溢于言表,令人胆寒。
此案牵连之广,超乎想象,如今已让整个朝堂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你我皆知,此番涉案官员,大多不是从元朝归顺后与我关系密切之人,便是贤弟你在丞相之位时所提拔。
他们一旦落入锦衣卫之手,若供出与你我有关联之处,恐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手段之强硬,行事之果决,你我再清楚不过,若被卷入其中,无异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恐无生机。
当务之急,你需尽快联络那些涉案官员,务必让他们守口如瓶,切不可乱了阵脚。
同时,也需想尽一切办法,迅速销毁可能涉及你我的证据,一丝一毫都不能留下,以免被锦衣卫抓住把柄,酿成大祸。
事不宜迟,望贤侄即刻行动,万不可掉以轻心。”
写完信,李善长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装入信封,用火漆封好。
做完这一切,他走到书房门口,轻轻拉开门,朝着门外唤来自己最信任的家仆。
待那家仆快步走进书房,李善长压低声音,神色凝重地吩咐道。
“你即刻出发,以最快的速度赶路,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到胡相手中。
记住,此事干系重大,关乎我李家上下的安危,绝不可让任何人知晓。
若途中遇到任何可疑之人或事,切不可慌张,见机行事,一定要保证信件安全送达。”
家仆神情严肃,毫不犹豫地领命道,“老爷放心,小人定不辱使命。”
说罢,他小心地将密信揣入怀中,用衣物遮挡好,趁着夜色的掩护,匆匆离去。
李善长则依旧坐在书房中,动也不动,眉头紧锁,等待着胡惟庸的回音。
此刻,他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恐惧,这场空印案正冲击着他苦心经营的一切,而他与胡惟庸,能否在这场风暴中全身而退,还是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