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太子殿下,殿下万安。” 陈锦儿和刘璟立刻起身,恭敬地向朱标行礼。
牛晓乾可没那么多规矩,扯着嗓子喊道,“标哥,哥们不干了!
妈的,现在的商税想改也改不了,你爹的大饼我吃不下!”
而跟在朱标后面刚进门的朱元璋,脚步微微一顿,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
没想到自己刚进来,就听到牛晓乾这么直白的抱怨,不过他也清楚牛晓乾的性子,倒也不会生气,只是在心里暗自思忖,这推行新商税之事,看来确实棘手。
朱标回头看了眼朱元璋,忙侧身恭敬地让他进屋。
牛晓乾一见朱元璋,也不客气,把问题又噼里啪啦地讲了一遍。
不等朱元璋有所回应,便转头看向李奥,满脸无奈道,“老李,咱俩当初不就图个响亮的名头,好显摆显摆嘛。
可大叔这一下,感觉得困住我好几年时间,你说这值得么?”
李奥眨了眨眼睛,“老牛,这事儿可不止是有个名头能让咱俩显摆,弄好了,可是能名垂青史的!”
“名垂青史?我牛晓乾可以名垂青史?”
牛晓乾听到这话,嘴里不停念叨着,开始美滋滋地幻想未来人们会如何介绍自己。
“牛晓乾,一位堪称传奇般的人物,于大明洪武年间如彗星般横空出世。
彼时的大明,商税制度积弊已久,商业发展受阻,经济增长更是乏力不堪。
而牛晓乾,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学识,以及独特的视角,毅然决然地勇敢挑起了商税改革的大梁。
他所推行的改革举措,恰似一场久旱后的及时雨,轻柔而有力地滋润了大明那干涸的商业土壤。
在他不懈的努力之下,大明的商业活动日益活跃起来,市场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显着提高。
小主,
他的名字,从此与大明的兴盛紧密相连,成为了那个风云变幻时代变革的不朽象征,被后世永远铭记。
他的事迹,成为无数人敬仰与深入研究的对象,其改革精神,更是如同一座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懈奋斗。”
牛晓乾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幻想之中,嘴角不自觉地高高扬起,露出了无比得意的笑容。
直到李奥在一旁轻轻推了推他,“老牛,你傻笑啥呢?赶紧拿个主意,到底干不干?”
“干!必须干!”牛晓乾下意识喊道。
众人看着牛晓乾这模样,都不禁笑了起来。
朱元璋笑过后,正色道,“小牛你说的这些难处,咱岂会不知。
咱让你入东宫,就是要你与太子一起,想法子解决这些难题。
你来自现代,见识过不同的制度和模式,希望你能将现代之法与大明实际相结合,成功改革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