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刘承知道历史上大明皇帝朱重八就是淮西人,若是没有自己出现这个时空,那刘伯温说得是丝毫不差。
“哈哈,刘基敢说,那便是因为不怕。”刘伯温笑着说道。
“哦,不怕什么?不怕我的刀吗?”刘承依旧一脸严肃,用非常冰冷的语气质问道。
刘伯温这种看透神秘天象的家伙,让刘承也不禁一阵脊背发寒。
“非也,将军虽首倡义军,但却跟其他义军将帅不一样,绝对不是嗜杀乱杀之人,在下几句书生诳语,将军肯定不会与我一般计较!”刘伯温继续保持着从容淡定。
刘承闻言,也立刻换了一副神情,同样语气轻松的说道。
“什么谶纬天象,不过是巩固人心而已,先生今天的话,咱们两个人当个笑谈也就算了。”
刘承决定岔开这个话题,便继续向刘伯温问道。
“先生,你对于北伐前景如何看待?”
刘伯温曾经在蒙元朝廷中举当官,对于蒙古人的实力有着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于红巾军的北伐,刘伯温也是表示了非常大的担忧。
“鞑虏朝廷还有余力,稍有不慎,便是义军的灭顶之灾,可惜啊,汴梁的众人恐怕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说太把蒙元给看轻了。”
刘伯温一番分析后,直截了当的说道。
“先生说得没错,那你觉得,北伐一旦失利,我该如何应对呢?”刘承问道。
刘伯温若有所思,然后缓缓说道。
“有上中下三策!”
“三策?还请先生详细说说。”刘承说道。
刘伯温在桌面上,用茶水指画出一副地图,指点着地图说道:“所谓下策,便是按兵不动,坐看胜败结局。”
“至于中策,则是趁机进军江南,收取富裕之地,然后再寻找机会,囤积粮草,训练士兵北伐中原。”
“最后的上策,那就是出兵力挽狂澜,遏制蒙元反扑,然后北上大都,一举扫平天下。”
刘伯温的这上中下三策,在刘承听来,显得格外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