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上中下,其实就是刘伯温在试探刘承呢!
“哈哈,先生此言差矣,下策按兵不动,乃是自缚手脚等死的局面,的确是下下策。”刘承笑着说道。
刘伯温眼珠一转,也跟着笑了起来,“那将军觉得上策如何?”
“上策说,要力挽狂澜,再一举扫平蒙元,这跟汴梁众人犯得毛病差不多,过于轻视鞑虏的实力了。”刘承笑着说道。
刘伯温吐出一口气,显然很是有把握的说道:“那这么说来,将军觉得中策其实最好了!”
他故意把中上颠倒,就是想要看看刘承会不会矜狂自负。
现在,刘承接连否定了下策和上策,那肯定是要选择中策了。
但是。
刘承接下来的话,却大大出乎刘伯温的预料。
“中策进取江南,立足于不败之地,看似绝佳,但是却坐视不理中原战火,令无数汉人义军死于鞑虏鏖战,将来就算是取了天下,也有失英雄格局!”刘承缓缓的说道。
“啊?”刘伯温顿时愣住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三个计策,竟然全都被刘承给否定了。
“先生,实不相瞒,我想要完成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与先生所设想的,其实还要更难一些。”刘承起身,在大厅内缓缓踱步,继续说道:“千万汉人自从赵宋颓丧以来,已经沉沦太久了,将来天下必然会有千年不遇的大变局,若是还仅仅想要成就简单的家天下霸业,那恐怕会给子孙留下难以想象的危机。”
刘承说得这一番话,在刘伯温听来,未免有些危言耸听。
“刘将军,此话何意?驱逐鞑虏之后,便是治国安天下,又会有什么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刘伯温问道。
刘承摇摇头,“天下太大,远远超过先生的想象,我们将来的敌人,不是什么蒙古人,而可能来自更远的地方。”
刘承随后举例列举了一些‘塞尔柱’、‘波斯’、‘希腊’等等地理名称。
“刘基才疏学浅,这些倒是不曾有过了解。”刘伯温顿时一脸惊讶和愧色,这可真是触碰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简单的上中下三策,在我看来,是远远不够!”刘承最后说道。
“那将军的意思是?”刘伯温连忙问道,如同一个好学的普通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