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粘一起

地星危机 红胜 1151 字 1天前

实际上,按照科学家的估算,就算把整个柯伊伯带所有的天体碎片都结合到一起,其组成的行星也不比地星更大。

再加上分布在如此广阔的空间上,彼此距离巨大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这极不均匀的分布让小团等执行任务的难度增加了好几个量级。

符合质量要求的碎片,其附近往往聚集不少质量和体积更小更复杂的宇宙尘埃。

原本小团还有点怀疑,是不是真向战友说的,指挥部希望通过后炸碎小天体制造密集区域阻碍硅族飞船的追击,但现场看到柯伊伯带的状况,小团立刻排除了这种可能。

分布不均一,而且密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炸了也无法阻止体积更小的硅族飞船。

更何况,柯伊伯带并非成球状包裹整个太阳系,而是呼啦圈一样,只有薄薄的一层。

从国家时期到人类联邦,纵观人类对地外天体的整个观测结果,再加上很多年以前,M各国的几个探测器传来的资料来看,要飞出太阳系真正的考验不是柯伊伯带,而是成球状包裹了整个太阳系,其厚度高达两光年左右的奥尔特云!

甚至有科学家怀疑,也许人类终其文明发展的尽头,也难以突破奥尔特熊的限制。

根据目前观测到的数据,根据推论可知,奥尔特云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整个太阳系提供了一层安全保障,确保其他星系中的强射线亦或者流浪星体不至于轻易突破奥尔特云,冲入太阳系引力范围。

同样,奥尔特云的存在,也限制太阳系内部的物体突破如此厚的屏障进入宇宙之中。

别的不提,就几百年前M国曾发射的搭载了黄金唱片的探测器,至今仍没有飞出奥尔特云。

尽管从理论设计上来说,其组成材料足以在宇宙中流浪数亿年;尽管在科学家的设计之下,其通过不断的引力加速,已达到17千米每秒钟的速度。

但要等他经过比邻星附近,也要等到73,600年以后,若是一切顺利,说不定希望号有可能在半路上追上它,并将其打捞。

其实,自从进入22世纪以来,人类科学家普遍后悔当初M国发射旅行者1号的决定。

如此直白地将人类文明的坐标和底细直接暴露出去,美其名曰一种诚恳和平地与外星生物建交的方式,在现在看来有多么的愚蠢。

若是探测器让高于人类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获取,无疑是在告诉对方:来啊,这里有一块肥肉,快来吃吧!而且顺带还说清楚了是孜然还是麻辣味的。

小团脑海中闪过有关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在宇宙航行方面的历史,不由心下有些感慨。

面对如此广袤的宇宙,个人得失在其面前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万事皆休随他去吧的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