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少年嬴驷

小主,

学宫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不仅吸引了秦国本土的学子,甚至连周边国家的士人也纷纷前来求学。秦国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百家思想在这里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秦文化。

渠梁深知,文化的力量固然重要,但若无强大的军事支撑,秦国的未来依旧充满变数。

因此,在学宫蓬勃发展的同时,他并未忽视对军队的建设。

赢虔作为秦国军事的核心人物,肩负起了训练新军、巩固边防的重任。

一天,赢虔在军营中召集众将,商讨边境防务。

他站在沙盘前,指着秦魏边境的几处险要之地,沉声说道:“魏国虽暂时退兵,但其野心未灭。我们必须加强边境防御,尤其是函谷关一带,绝不能让敌军有机可乘。”

众将纷纷点头,其中一位年轻将领站出来说道:“将军,末将以为,我们不仅要加强防御,还应主动出击,震慑魏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赢虔看了他一眼,问道:“哦?你有何良策?”

年轻将领自信地说道:“末将建议,派遣精锐部队,潜入魏国境内,破坏其粮草供应,扰乱其军心。同时,我们可以在边境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我秦军的实力,让魏国知难而退。”

赢虔沉吟片刻,点头道:“此计可行。不过,潜入魏国境内风险极大,必须挑选最精锐的士兵执行此任务。”

这时,嬴驷站了出来:“叔父,驷儿愿率队执行此任务。”

赢虔眉头一皱:“驷儿,此任务凶险万分,你身为储君,岂能轻易涉险?”

嬴驷坚定地说道:“叔父,驷儿身为秦国储君,更应以身作则。此次任务不仅是对驷儿的考验,更是向全军展示我秦国储君的胆识与决心。请叔父成全!”

赢虔看着嬴驷坚定的眼神,终于点头:“好!既然你有此决心,叔父便准你率队执行此任务。但切记,一切以安全为重,不可鲁莽行事。”

嬴驷大喜,连忙拜谢:“谢叔父!”

当夜,嬴驷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悄然潜入魏国境内。他们化装成商队,顺利通过了魏国的边境关卡。进入魏国后,嬴驷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先派人打探魏军的粮草储备情况。经过几日的侦查,他们终于找到了魏军的主要粮草仓库。

行动当晚,嬴驷亲自指挥,小队成员分工明确,迅速潜入粮草仓库,点燃了火把。火光冲天而起,魏军大乱,粮草被焚毁大半。嬴驷率队迅速撤离,途中还设下埋伏,击退了追兵。

消息传回秦国,赢虔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嬴驷的凯旋。嬴渠梁也对儿子的表现赞不绝口:“驷儿,此次行动不仅打击了魏国的士气,更展示了我秦国的军威。你果然不负众望!”

嬴驷谦虚地说道:“父王过奖了,驷儿只是尽了自己的本分。”

然而,就在秦国上下欢庆胜利之际,一个更大的阴谋正在酝酿。

魏国并未因粮草被毁而退缩,反而暗中联合了赵国和韩国,意图对秦国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与此同时,秦国国内的反对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利用学宫内的百家争鸣,煽动学子们对嬴渠梁的政策产生质疑。

一天夜里,嬴驷在学宫内偶然听到几名学子在密谋。

他们低声讨论着如何利用学宫的影响力,煽动民众反对嬴渠梁的变法。嬴驷心中一惊,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将此事禀报给了父亲。

嬴渠梁听后,眉头紧锁:“看来,有人想借学宫之手,动摇我秦国的根基。驷儿,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谨慎应对。”

嬴驷点头:“父王,儿臣以为,我们应当加强学宫的监管,同时暗中调查这些学子的背景,找出幕后主使。”

嬴渠梁沉吟片刻,说道:“好!此事交由你全权处理。记住,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嬴驷领命而去,开始暗中调查学宫内的反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