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针灸实操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2103 字 5天前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林婉儿跟随文老来到院子里,眼前站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铜人——这不是她之前见过的普通铜雕,而是一个专门用于练习针灸的铜人。铜人高约两米,身形结实,面容平和,四肢修长,身上每一寸肌肤上都雕刻着精细的穴位标记和经脉线路。

“这是‘针灸铜人’,”文老指着铜人说道,“它是中医针灸学中初学者必修的工具。铜人帮助我们理解人体的经脉分布和穴位的位置,也让初学者能感知到针刺时的正确手感和针感。”

林婉儿走近铜人,手指轻轻摩挲着铜人身上雕刻的经脉。每一条经脉都被精准地标记出来,连结着无数的细小穴位。铜人的肌肤光滑而冷硬,仿佛没有任何生命,但她知道,每一根经脉都承载着无数的生命能量。

文老站在一旁,观察她的表情,缓缓开口:“铜人虽然是无生命的,但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教练,帮助你感知每一个穴位、每一条经脉。针灸的关键不仅在于穴位的位置,更在于你如何感知‘气’的流动。铜人能让你理解针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扎针的技巧。”

林婉儿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针,这根银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感到自己的心跳略微加速,虽然已经扎过自己,但面对铜人,她的心情依然有些紧张。她知道这是一项更大的挑战,毕竟铜人不像自己,无法感知到针刺时的细微变化。

“我开始吧,”林婉儿深吸一口气,缓缓将针尖对准铜人肩部的“肩髎”穴,这个穴位与肩部、背部经脉有关,是常用于调节肩背疼痛的穴位。她小心翼翼地将针刺入铜人,“轻轻下针,感知力是关键。”

针尖轻触铜人肌肤的瞬间,林婉儿能感受到一股微弱的阻力。她集中精力,轻轻用力,终于,针尖顺利地穿透了铜人皮肤,深入到肌肉层。她感到了一丝微妙的振动,像是气流在铜人身体内流动,这种感觉让她有些恍若隔世,但却又极其真实。

文老看到这一幕,点了点头:“不错,婉儿。你已经能够感知针感了。这就是气的流动,针刺时会激发经脉中的气,帮助疏通不畅的经络。每一次针刺,都会有一个感觉点,那是气流经过的地方。你要学会通过手中的针感知它,才能在实际诊治时做到精准。”

林婉儿调整姿势,继续扎针,这次她选择了“合谷”穴,这个穴位在手背和手腕之间,属于大肠经。她小心地让针尖刺入铜人手部,稍作停顿,然后用力将针插入。她感受到针尖穿透皮肤的瞬间,仿佛听到了细微的“嗒”的一声——这就是气在流动的声音。

“很好,保持这种感觉。”文老看着她的动作,语气柔和,“每一针都有它的节奏,你要在操作中慢慢体会,不要急于完成。每一根针,都是你与身体、与气之间的对话。”

林婉儿不再紧张,渐渐放松下来。她开始熟悉铜人身上的每个穴位和经脉的走向,手中的针仿佛与铜人融为一体,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个针刺带来的细微变化。铜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而她的每一次针刺,都像是一次对自己技能的磨砺。

几小时后,林婉儿已经扎下了十几针,她感到手腕略有些酸痛,但内心却异常平静。她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也能够准确地判断每一个针感和气感。

文老走到她身旁,拍了拍她的肩膀:“很好,婉儿,你已经掌握了扎针的基本感知。接下来,要通过实际的病人来锻炼和提升你的技巧。记住,扎铜人只是基础,它能帮助你建立对针的理解,但只有在真正的治疗中,你才能找到针灸的真正奥妙。”

林婉儿缓缓收起银针,脸上露出了一丝疲惫但满足的笑容:“谢谢师父,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经过几天的针灸练习后,林婉儿开始逐渐掌握了针刺的基本技巧。然而,随着练习的深入,她注意到自己在扎针时出现了一个问题——手部开始不自觉地颤抖,尤其是针刺时要保持精准的深度和力度时,她发现自己的手腕和手指逐渐感到疲劳,甚至有些发抖。这种情况让她感到有些沮丧,尽管她的眼力和判断力已经有所提高,但身体上的不足却成了她进步的障碍。

一天训练结束后,林婉儿走到文老和蒋师傅身边,低声说道:“师父,蒋师傅,我在扎针的时候,手部越来越抖,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细致操作的部位时,手腕的力量不够,感觉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