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赛前2

药香伴仁心 毛豆369 2254 字 5天前

晨光未曾完全洒满大地,微弱的光辉与露水交织成清新的气息,整个诊所弥漫着一种宁静的氛围。林婉儿走进诊所时,便被一种熟悉的苦香萦绕在空气中,那是师兄连夜焙炒的枳实与苍术的气味,沉静而浓烈,仿佛每一寸空气都被这两味药材的香气填满,透过鼻腔进入她的身体,瞬间让她感到一种来自药理的震撼与深远。

诊所已被大师兄改造成了一个“移动药局”。十组桐木药柜整齐地按八卦方位排列,每一组药柜都以古老的风水理论为指引,巧妙地结合了中医的精髓和自然的法则。这些药柜古朴而充满韵味,木质表面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似乎每一根木纹都在低语着药材的故事。

每个药柜的抽屉上,都贴着一些已经褪色的《雷公炮炙论》摘录,字迹模糊却依旧清晰地传递着医道的古训。那些文字虽然已被岁月的流转侵蚀,但依然保留着它们的庄重与深邃。在药柜的每一抽屉旁,林婉儿看见了大师兄用心刻画的小符号,它们代表了不同药材的属性,似乎是为她即将到来的药理训练做好的指引。

“今天开始,辨药。”大师兄站在药柜前,语气沉稳且带有一种无声的压力。“你要通过这些药材,感知它们的灵性与气息,像触摸脉象一样,去感受它们的生命力。”

林婉儿走近其中一组药柜,轻轻打开一个抽屉,里面是经过精细整理的枳实与苍术,颜色沉稳而富有层次。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让这股苦香渗透进她的每一根神经。枳实的气味有一种强烈的酸味,似乎带着微微的刺激感,而苍术则有一种深沉的苦香,仿佛能将人体的内外气机彻底激发。她的指尖轻轻拂过这些药材,感受它们的形状与温度,仿佛在与它们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

师兄的声音再次响起:“枳实疏肝理气,苍术燥湿健脾。它们的气味是它们的语言,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准确地辨别它们的药性。”

林婉儿点了点头,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辨药训练,而是一次灵魂与药材之间深度的沟通。

辰时的阳光微微洒进诊室,清晨的空气仍带着一丝湿润与新鲜。林婉儿站在桌前,目光凝聚在眼前的道具上——师父手制的“百变铜人”。这尊铜人不仅雕工精细,且皮肤可以替换不同类型的疹型贴膜,仿佛是一个可以模拟各种临床情况的活教材,充满着神秘的教育功能。铜人被放置在桌上,面部已敷上渗液型湿疹的贴膜,像极了一位患有顽固湿疹的患者。林婉儿的心中一动,知道今天的训练将不同寻常。

“这是决赛题卡模拟的病例。”大师兄的声音从背后传来,“顽固性湿疹伴失眠,仔细辨证。”

林婉儿点点头,迅速进入状态,开始观察铜人的面部湿疹贴膜。这种湿疹常伴有渗出和瘙痒,容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她的手指轻轻触摸铜人面部,感知湿疹的质地和湿润感,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诊断思路。她准备开“萆薢渗湿汤”,用于清热燥湿,湿气重的人群最常用。

然而,正当她低头准备动笔时,突然看到铜人耳后有些异样的部分——那里竟然藏了一块干燥的苔藓样贴片。林婉儿眉头一挑,心中警觉。她迅速反应过来,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故意设置的诊断陷阱。她抬起头,望向大师兄,心中的怀疑逐渐明朗。

“且慢,”大师兄的声音冷静而沉着,“这患者是否长期便溏?”

林婉儿一愣,随即回想起自己刚才的初步诊断,意识到这可能并不只是单纯的湿疹问题。她的目光继续往下移,目光聚焦在铜人腹部的部位。大师兄突然掀开铜人的腹部磁吸板,露出了一份模拟的肠镜报告。报告上清晰写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五年。”

林婉儿的心头一震,顿时明白了其中的联系。湿疹表面上看似皮肤问题,但其实是脾胃虚弱的外在表现,而脾虚的病因可能源于内脏的长期失调。她迅速调整思路,轻轻划掉原来方子中的龙胆草,添入炒白术12克。炒白术是温和的健脾药,有助于燥湿健脾,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湿疹为标,脾虚为本。”她自言自语,手指开始熟练地在案桌上写下新的方子,并决定以灶心土煎汤代水,以进一步补脾并助消化。

然而,突然间,大师兄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若患者隐瞒激素药膏史,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