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儿顿时警觉,她知道这是一场更为复杂的考验。湿疹患者常因长期使用激素药膏而依赖其中的激素,激素依赖会导致皮肤的屏障功能破坏,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她迅速调动自己的思维,迅速翻开自己的药方,决定再作增补。
“防风9克、乌梅6克。”她沉稳地写下这些药材,“此谓‘截药毒’,防己黄芪汤化裁可解激素依赖。”防风具有解毒祛风的功效,而乌梅则能收涩止泻、调理肠胃,防己黄芪汤能够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特别适合那些因药物毒性积累而造成的依赖症状。
小主,
当她最终将药方写完,抬头看向大师兄时,心中充满了自信。她知道,今天的这一轮诊断训练,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湿疹治疗,它不仅仅是对药方的掌握,更是对医者思维与临床经验的深度锤炼。每一处细节都在考验她,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症状和背景中,分辨出真正的病根,如何精准、敏锐地判断并调整治疗方案。
大师兄静静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未曾言语,只是轻轻点头。
申时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诊室,透过薄薄的窗帘,光线斑驳地投射在桌面和药柜上,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温暖的气息。然而,今天的训练却并不如这份温暖般简单。大师兄的眼神严肃,他递给林婉儿一个病例,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是一例江枫准备的陷阱病例——高血压患者腰腿痛。”
林婉儿接过病例,快速浏览了一遍。案情简要,却隐含着不小的挑战:一位高血压患者,腰腿痛,常规治疗似乎无效,患者的症状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她迅速开始脉诊,指尖轻轻落在铜人模型上,几乎是本能的感知着脉象的微妙变化。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患者的左尺脉沉细如丝,脉动轻微,几乎不显,仿佛失去了生命力。林婉儿心中一紧,迅速得出结论:“肾精亏损,不可强筋壮骨。”她迅速在病例本上划掉了常规的杜仲15克,杜仲虽有壮筋健骨之效,但与患者正在服用的降压药相冲,可能导致协同作用,增加心血管负担。
她沉默片刻,迅速改为骨碎补9克。骨碎补有活血补肾、强壮筋骨的作用,更适合这种肾虚体质的患者,且能有效避免与降压药产生不良反应。
“不错。”大师兄的声音低沉而平静,“脉象是破解问题的钥匙,但剂量才是生死之分。”
就在此时,师兄递给她一个小瓶子,里面是患者偷藏的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有较强的降压效果,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过度降压或药效叠加的风险。
“现需用牛膝引药下行,”大师兄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挑战,“你敢用几钱?”
林婉儿的手指轻轻悬在“6g”处,目光沉思片刻,心中分析道:牛膝具有引药下行、疏通经脉的作用,但也需谨慎使用。她明白,牛膝作为引药之剂,需要配合正确的引导药物,以免过度刺激患者的胃肠。她在“6g”处停顿,忽然轻轻写下“蜂蜜”。蜂蜜性甘缓,可以缓和牛膝的强烈药性,如同缰绳勒住烈马,能够使药效更加平和,避免急功近利地加重患者的负担。
“此谓甘缓其性,如缰绳勒烈马。”林婉儿的声音坚定,她意识到,药物的剂量与药性一样,都需要精确掌握。
大师兄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接下来的问题更为复杂,林婉儿深知,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已经服用的西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