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大明王朝颁布发行新的银元作为流通货币困难重重。
江南金陵,作为大明经济重镇,被选为银元试行之地。应天府尹赵南星领命后,深感责任重大。
他先在城中张贴告示,向百姓详细说明银元的优点与试行目的。然而,百姓们对此多持怀疑态度。“这银元真能省了火耗?别是官府又想出的新花样,变着法儿搜刮咱们的钱财。”街头巷尾,议论声不绝于耳。
为了让百姓尽快接受银元,赵南星规定,在金陵城内,百姓缴纳赋税既可用传统银锭,也可用银元,且以银元缴纳时,不再额外征收火耗。同时,官府在市场上以合理价格收购银元,确保其流通顺畅。
起初,商户们对银元仍心存顾虑,交易时不愿接受。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发现使用银元的便利,且火耗确实省去不少,银元逐渐被认可。
在一家米铺前,一位老妇人拿着银元来买米。掌柜接过银元,仔细查看成色与重量,确认无误后笑道:“这银元果然方便,以后收银子可省心多了。”
然而,试行并非一帆风顺。一些钱庄老板联合起来抵制银元,他们担心银元普及后,自己在银钱兑换中的暴利将不复存在。他们暗中囤积银元,抬高兑换价格,企图扰乱市场。
赵南星得知后,果断出手。他一方面严惩参与抵制的钱庄老板,查封其店铺;另一方面,加大银元投放量,稳定市场价格。经过一番整治,金陵城的银元流通逐渐走上正轨。
为此,赵南星也得到了朱由检的赏识,被升为南京户部尚书。
金陵试行银元的消息传到京城,朝中大臣们反应不一。一些保守派大臣仍坚持反对,他们向万历帝进言:“陛下,金陵试行银元,虽看似省去火耗,但冲击了传统银锭交易,扰乱了金融秩序。长此以往,恐引发更大混乱。”
朱由检听后,心中也有些动摇,便命内阁首辅李岩前往金陵实地考察。李岩抵达金陵后,微服深入市井街巷,了解百姓对银元的看法;又与商户、钱庄老板交谈,询问银元对商业的影响。
在与一位丝绸商人交谈时,商人说道:“李大人,这银元着实方便。以前收碎银,还得请人鉴定成色,计算火耗,麻烦得很。现在用银元,一目了然,交易快捷,而且火耗没了,成本也降低了。”
李岩又来到铸造局,看到铸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银元质量上乘。他心中已有定论。
回到京城后,李岩如实向万历帝奏明:“陛下,金陵试行银元,成效显着。百姓负担减轻,商业活动更加活跃,火耗之弊得到有效遏制。虽在试行过程中遇到一些波折,但只要加以引导和规范,银元必能为我大明带来诸多益处。”
朱由检听后,终于下定决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