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巡视南洋

自从东瀛国归顺大明王朝,大明的海疆拓展了到上万公里,向北一直拓展到阿拉斯加海峡。

庞大的海疆,众多的渔场,丰富的渔业资源,取之不尽的鱼获,让大明王朝的百姓受益不浅。

在17世纪的海洋,由于没有大规模捕捞,渔业资源保存完好,捕获的鱼类都是又大又好,小鱼小虾根本就看不上眼。

朱由检严禁捕捞幼鱼和母鱼,也设定了禁渔期,以防止过度捕捞。

此时的东洋海军不仅仅是海军,还担负着朱由检下达的捕捞任务,一年除了训练,还要上交五百万吨的鱼获,多余的鱼获就作为东洋海军的福利,一部分用来出售,一部分用来改善伙食。

而朱由检这个人,又在皇宫待不住,便带着皇后和周妃,协同黛依丝,坐着东方不败号去南海打鱼。

皇上出行,自然是非同小可,东洋海军提督黄龙由于军务繁忙,不便随行,便命副手李定国,带着几十艘木制战舰一同前往。

朱由检带着雨皇后几人出海后,直奔吕宋而来,这吕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

这里如今是西班牙的地盘,只不过由于大海盗王志勇和申工豹的渗透,西班牙已经不能彻底控制这里了。

王志勇占据了巴拉望岛,申工豹占据了棉兰老岛的南面,两人遥相呼应,让西班牙的吕宋总督很是头疼。

吕宋的位置在南海一带相当重要,只不过大明王朝此时还没有与西班牙交战,自然不能公开的和西班牙人争夺这个地方。

所以朱由检在给王志勇二人颁发海盗私掠证的时候,就特意嘱咐二人要渗透吕宋诸岛。

幸好二人不负所托,全部在吕宋站住了脚跟,有了自己的根据地,船只也发展到了几百艘。

朱由检先是到了巴拉望岛,看望王志勇,这巴拉望岛又叫郑和岛,原是三宝太监船队的补给站,岛上有不少华人在此居住,听说大明皇上来了,都出来迎接。

此时的王志勇聚集了几千人,已经从当初的五艘船,发展成了二百艘船左右,依托巴拉望岛的特殊地位,纵横南海一带掠夺过往的外国商船,获利丰厚。

王志勇为人随和,威望甚高,有不少海外不得志的华人,往往投靠王志勇麾下。

这些海盗,每年靠袭击过往的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的商船,获得了大量的白银,按百分之五十的分成,大明王朝一年就能分得八百万两白银,可见利润之丰厚。

朱由检检阅了一下王志勇的船队,感觉战斗力很不错。认为能够重用,于是赐名王志勇朱姓,为靖海伯,王志勇磕头谢恩,以后就改名为朱志勇了。